房产信息

文字大小

肯定过去一年的汽车成绩

来源:聚焦視訊时间:2025-07-28 01:14:34

导读

肯定过去一年的汽车成绩

  12月14日,陈士2022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正式召开,华年现场各位专家总结2021年汽车市场曾经面临的中国总销挑战与机遇,肯定过去一年的汽车成绩,并对2022年的陈士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发表关于2022年预测的华年演讲,他表示,中国总销预计2022年,汽车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达到2750万辆,陈士同比增长5.4%

  对于2022年的华年预测,汽车总销量2750万辆,中国总销同比增长5.4%,汽车其中乘用车销量2300万辆,陈士同比增长8%,华年商用车450万辆,中国总销同比下降6%,新能源汽车销量是500万,同比增长47%。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代表协会来发布我们对明年的预测情况。我知道大家参加我们这个会议对这个环节非常关心,我也知道大家关心的是报告PPT的倒数第三页,并不是谁来发布,这是最主要的,所以我尽量用短的时间来翻到倒数第三页。

  应该说今年是比较难过的一年,就工业经济来讲,“缺芯、缺电、缺柜、缺人”是影响到整个运行的四个主要方面,就我们汽车产业而言,缺芯是制约的最大因素。还有半个月就要度过这难忘的一年,今年的成绩应该说还是不错的,最起码有一定幅度的增长,这也是在座各位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首先回顾一下年初对今年市场预测的情况

  去年12月份在北京召开了2021年汽车市场的预测峰会,预测结果是增长4.0%,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40%,这个结果是基于我们对2021年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的发展趋势、政策动态和企业的发展状况做出的预测。在年初预测的时候感觉今年的市场应该会越来越好,上半年的压力比较大,因为我们芯片短缺是在去年的三季度开始出现的,这是上半年整理的数据,看起来还不错。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汽车产业下降幅度还是比较大的,这个情况和年初的预计虽然最后的结果相似,但是里面的内涵是有很大的差别。

  在今年6月底,我们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一个调整,因为上半年的市场太好了,重卡、乘用车等等即使不考虑到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情况,实际绝对量也是表现非常好。但是没想到下半年三季度马来西亚麻坡工厂的疫情对汽车芯片的供应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虽然我们在年中的时候调整了一下汽车产业预测的情况,但是没想到下半年的情况确实是非常严峻,而且至今虽然马来西亚的工厂恢复了生产,但是芯片短缺的情况比我们原来预想的要更加严重,企业间可能感受不一样,有的企业可能缓解得比较多了,但是大部分企业感觉到仍然面临巨大的缺口。

  之所以在年中的时候对汽车产业做了一个调整,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宏观经济恢复得比较稳定、恢复得比较快;地方政府支持的原因,虽然国家从中央层面没有出台过多的促进汽车产业增长的政策,但是地方政府实际上继去年之后,不断地出台一些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虽然散点爆发疫情还有,但是我国疫情防控在全球来看仍然是非常成功的,散点还会出现,但是量很少,并不影响到大的经济发展的步伐;企业对于今年的市场也都比较看好,乘用车也好,商用车也好,上半年都表现非常好,尤其是前五个月份;国际疫情的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机会,大家知道,在全球疫情的情况下,我们的商品出口表现非常好,不仅汽车,整个机电产品也是出口非常好,因为我们的成本低,至今来看,我们的钢铁价格虽然处在高位,但是我们的价格实际上比美国仍然便宜了一半,比欧洲也差不多,我们制造出来的产品应该比它的成本要低得多,再加上国外的疫情也影响他们的生产供给,所以这一块也是拉动汽车产业上半年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然而芯片的短缺确实是超出我们的预期,因为电子产品的增长,国外疫情等等因素,汽车芯片会出现一些影响,原来判断是6月底出现供给缓解的情况,但是没想到马来西亚的疫情对我们芯片的供应又带来进一步的影响,实际上在三季度的时候,我们不仅是消耗了生产的芯片,经销商的库存芯片也买得差不多了,价格涨了很多,这种情况下,芯片供应对于三季度的情况影响非常大,每个月的产销量均比上年同期出现大幅度的下降。

  从总体市场来看,我们刚才回顾了一下前三季度的情况,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除了芯片供应的问题,还有商用车的国5和国6的切换对于市场带来的影响,这个因素在去年做市场分析的时候,已经预计到了,因为国5的车毕竟比国6的车要便宜不少,大家都会提前生产一些,但是没想到生产量有点大,再加上我们国家没有给予国5足够长的过渡期,直接一刀切。上半年透支了整体商用车市场的销量,至今来看还有一部分或者一小部分的国5车有待消化,从市场来看,促进上升的因素并不是特别多,再加上国5车的库存,造成下半年的商用车市场呈现百分之二三十的下降。

  我算了一个数据,上午的专家也提到了,从生产供应端来看,这几个月环比都在增长,为什么我们的保险数据下降了。上午的时候我还想了这个问题,原因可能多方面,是不是现在股市不好了还是企业的效益不好了,大家奖金少了?这个不好说,我觉得最起码有一个因素实际上是我个人比较认同的,就是目前来看,因为芯片短缺,我们的车型可能配置比之前有的减少,有的没有安装,我们的终端价格肯定比芯片短缺之前的价格要高了一些,再加上提货的周期加长,而且现在购买车辆的消费者很多是增购或者换购,他们对汽车的需求不像新购车时那么急迫,这种情况下干嘛不等等两个月再下订单,大家既是行业专家,又是消费者,如果让你买车的话,你会不会有这种想法?这是我分析的重要原因。

  从现在来看,今年的供给端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终端库存销售卖了很多,数据是多少?我也算了一下,国内的批发量,再考虑到进出口出口因素,我算了一下,1-10月份大概有75万辆的缺口,考虑后面两个月,以及我刚才说的待购消费者等等的影响,我认为今年由于芯片短缺造成市场的减量虽然不多,但是对汽车市场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130万辆、140万辆增加的话,今年的市场大概就是2750万辆了。

  新能源刚才比亚迪也提到了,还有出口,今年是很大的增长点,一方面因为海外疫情,产品的供应跟不上,另外中国汽车的产品性价比确实很高,中国出口的产品应该说档次比之前高很多了,性价比进一步提高。今年国外疫情造成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还有供给的问题。我们回顾一下两三年前我们出口的第一大国是伊朗,伊朗一年出口20多万辆汽车,但是现在市场变了。今年的市场从南美到东南亚、西亚、俄罗斯,还有欧洲市场,我们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出口,中国在比利时、英国、德国等等,出口的新能源汽车正在快速增长,因为我们的传统燃油产品到发达国家不容易,但是新能源车不一样,这是我们增长量最主要的拉动因素。今年汽车总体出口市场大概是200万辆的规模。

  从结构类型来看,刚才各位专家都提到很多,今年20万以上的车型卖得不错,低端车型也卖得不错,中间车型反而是市场在萎缩的,我想原因有几方面,一方面是有限的新能源资源肯定会向更高的车型满足,另外新能源汽车进入到我们这个市场,我们肯定不会找一个竞争最激烈的市场进入,我们会造高端、低端。高端无论是外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低端的像两三万的车型照样卖得很好。这个规律是短期的,并不是长期的,我个人仍然同意刚才梅博士提的观点,我们这个市场正在发生变化,由哑铃型在向纺锤型或者橄榄型发生转变,这是一个市场特点。

  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表现不错,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想明白,我觉得未来中国市场最大的增长点应该是在三线以下城市,但是恰恰这两年是一线和三线城市市场份额在提高,原因是什么?我想可能和经济情况有关系。大的城市经济实力比较强,还有一点很重要,最起码大城市有的房地产红利,在农村地区房价没涨,房子卖不了,我们的收入还要考虑到CPI的增长,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们的财富在发生变化,这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央要提收入的分配,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特点。

  以上是回顾了一下今年的情况。

  二、影响明年汽车市场变化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经济发展的变化,这一点说得很多,我们现在改变了粗放型的增长模式,转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并不代表低速,一定要维持一个基本的速度,大概5-6%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一个底线,否则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汽车产业因为规模大,市场拉动作用又强,汽车产业一定会有一个增长,这是在宏观经济当中可以得到体现的。另外居民的收入这两年由于疫情,经历了调整,对居民的收入带来很大的影响,也处在一个恢复阶段,但是总体来讲,我觉得大城市买车问题不大,但是在小城市,包括农村地区买车的话,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支出,虽然市场未来在这个地方,但是相对我们的车辆来讲,还有一定的阻碍,所以下一步生活的提高,中央也一直在提,也是未来汽车市场要进入的地方。经济在逐步恢复,国外的像美国做量化宽松,中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我们既防疫情又要解决供应链的问题,还要防止通货膨胀等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还要坚持房住不炒,年中的时候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没想到有一次拍地1/3的项目是没人竞拍的,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经济活动很难再恢复,但是复杂的因素仍然很多。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也对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CPI涨幅不高,但是PPI涨幅非常高,原材料价格近年来涨价,各方面都在涨,原材料成本占比较大的零部件企业经营压力就会非常大,汽车产业现在并不是一个非常盈利的行业,新能源汽车的数据我现在没有,前几年新能源汽车是在亏损。

  从流动性来讲,应该说也是压力比较大,国家也不敢放太多的钱出来,看经济不行了放一点,缓一缓,比如在年中的时候经济稍微差了一点,7月15日第一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明天开始下调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中低收入消费者收入的情况也受到疫情的影响,国家对中小微制造企业出台了一个缓税的政策,中小微企业目前的压力还是比大的。

  从更加宏观的层面来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召开了,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了三重压力,这个也是很少见的,需求的收缩、供给的冲击以及预期的减弱,这个提法也很有深意,我不是研究这方面的,说不太多,但是我个人觉得我回去以后要好好体会这三点到底是说什么意思。但是总体来讲,我个人感觉确实是经济压力非常大。现在来看,我们的工业增加值,1-10月份是增长的10.9%,10.9%是什么数据?这个数据是现价,就是含价格上涨因素的,而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7.9%,如果剔除价格上涨因素的话,工业GDP实际上是增幅非常低的,在9月份GDP回落到3.1%,10月份是3.5%。再回顾一下2015年出台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的时候,大概7月还是8月,我记不清楚了,出现了工业负增长,工业增长值如果低于5%的话,我认为就有必要出台点政策,要不然我们的经济会失去增长的动力。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持稳定,汽车产业也是一样,我们会保持非常稳定的增长。

  总结一下2022年汽车市场增长的有利因素,第一个是GDP预计增长5.5%,大概是这么一个概念,预期差不多,这是汽车产业增长最基本的保证。另外是宏观经济、宏观政策也会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发展。从国家层面上,我个人的观点可能很难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从目前的动向来看,我观察了一下,只有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前段时间在发言的时候提到了一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出台促进汽车下乡”。疫情防控目前来看不会有大的问题,即使奥密克戎现在发现了第一例,也很难在中国防控政策之下大规模增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们的疫情会维持一个常态,海外的需求仍然会保持快速的增长,另外芯片短缺的情况会有缓解,王青博士提到了一个观点,和我的观点不谋而合,明年年底之前可能会达到紧平稳的状态,因为在全球芯片的生产能力没有大幅提高的形势下,即使芯片厂商把芯片资源向我们转移的话,仍然很难满足汽车采购的需要,况且芯片厂也会算账,汽车出口也会维持较高的增长。

  还有不利的因素,宏观经济的压力。当前国际疫情形势不断变化,疫情的不确定性仍是最大风险。加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人口老龄化、房地产市场债务风险、中美关系等内外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速后面会延续低速的增长,不排除会出现一定的波动。从中长期来讲,我觉得未来的市场潜力仍然是非常大的,我们预计2025年中国的汽车市场销量在3000万辆,这和前两年我们一直在提的,目前仍然维持2025年3000万辆左右的市场规模的预判,乘用车大概2500多万辆,商用车基本维持在四百七八左右的规模。

  下面进入到今天大家最关注的PPT,对于2021年的预测,汽车总销量2610万辆,同比增长3.1%,其中乘用车增长5.6%,达到2130万辆,商用车达到480万辆,下降6.4%,新能源汽车达到340万辆,同比增长1.5倍。对于2022年的预测,汽车总销量2750万辆,同比增长5.4%,其中乘用车销量2300万辆,同比增长8%,商用车450万辆,同比下降6%,新能源汽车销量是500万,同比增长47%,这是我们协会综合各方面的意见之后,经过慎重的研判,做了一个预测,昨天下午我们开了一下重点企业对明年预测的研讨会,大家一致认为明年的市场大概在3.5-6%之间,我们取了5%,这个5%和我们之前的预计也是一样的。明年的市场,上半年和下半年可能会发生大的变化,我们今年的市场是“前高后低”,明年市场我估计是“前低后高”,一方面是基数的因素,另外,芯片在上半年的时候面临的压力肯定比下半年大一些,还有蓝牌轻卡的政策也会对市场带来影响。所以明年上半年可能日子会不太好过,但是下半年会恢复增长。

  以上的判断应该说是基于我们对目前掌握的确定性因素做了一个基本的判断,这些确定性的因素大概率会发生,当然还有一些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也会发生,哪怕概率是0。我们不知道明天会不会在亚马逊的热带雨林里有一只蝴蝶忽然扇动两下翅膀,在两周之后德克萨斯州出现一场飓风,这个问题和今天的疫情一样,第一个病毒在哪儿不知道,但是正是因为有第一个病毒,才造成全球的疫情大爆发,这种小概率的事件我们没办法预测,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中国市场是在增长的,我们的企业在努力。

  最后我想用德鲁克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报告发布,对于未来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它会有所不同,但是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创造它,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国的汽车产业共同奋斗。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北京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北部战区总医院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山东淄博市第一医院
南京鼓楼医院
东莞市人民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江阴市人民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奉天医院)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邯郸市第一医院
潍坊呼吸病医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山西省人民医院
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河北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海南省人民医院
青海省人民医院
贵州省人民医院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淄博市立医院
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
上海市肺科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
天津市海河医院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积水潭医院
无锡市人民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安徽省胸科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粤北人民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
唐山工人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上一篇: Rain与金泰熙爱情来往细节暴光 自曝告bai ?五次才胜利

下一篇: 感情激烈的短篇散文感情对话小故事2024年4月8日